“A B C D E”,你会了吗?

近日,热搜中有一条内容:37岁知名选秀歌手疑因患黑色素瘤去世。

小编就了解一下,什么是黑色素瘤?

黑色素瘤是一种黑色素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的恶性肿瘤,多发于肢端部位,如手掌、足底,还有皮带区等容易被摩擦到的地方。但这并不意味着,长在这些部位的痣就一定是癌。

 

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痣,怎么区分黑痣和黑色素瘤呢?

色素痣有被称作痣、细胞痣或黑素细胞痣,是表皮、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,增生缓慢或者多年无变化。大多数痣为良性生长,可以不用处理,但当痣出现异常的变化时,就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就医。

 

到底怎么区分呢?跟我来看“ABCDE”

 

A:Asymmetry (非对称性),指的是痣没有一条对称轴,两半不对称、截然不同。

 

B:Bofder(边界),指的是痣的边缘不整齐或有切迹、锯齿等,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。

 

C:Color(颜色),正常痣通常为单色,而黑色素瘤具有褐、棕、棕黑、蓝、粉、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。

 

D:Diameter(直径),痣的直径大于5-6mm或在短期内明显长大时要注意。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,要留心直径大于5mm的痣。任何直径大于1cm的痣都需要进行活检评估。

 

E:Elevation(隆起),痣的大小、颜色、隆起度、形状突然有明显变化,或出现流血、瘙痒、溃烂。

 

建议大家按照上面的原则定期检查自己身上的痣,一般建议3~6个月检查1次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

 

传统针对黑色素瘤的抗癌疗法归纳为“砍/烧/毒”(Slash /Burn/Poison),分别指的是手术、放疗和化疗这些常规治疗方法。而这些疗法对晚期黑色素瘤都见效不大,黑色素瘤远处转移的十年生存率低于10%。

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后,治疗有了新进展

其一,是黑色素瘤靶向药物的开发成功;

靶向药物,精准杀敌

黑色素瘤则有个很好的靶点——突变的BRAF基因。四分之一左右的中国患者具有BRAF V600E突变。这个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具有调控细胞生长的功能,正常的基因只在需要生长的时候激活,完成之后就关闭,而突变的基因造出的蛋白质则会让细胞总是处于准备生长的状态。维莫非尼、达拉非尼就是用于关闭这个基因,从而帮细胞踩刹车,遏制肿瘤生长。除BRAF抑制剂之外,还有MEK抑制剂及KIT抑制剂可用于黑色素瘤。一项研究显示,相对于此前传统治疗,这类药物将死亡风险降低了60%。

 

其二,是免疫疗法药物的面世。

免疫疗法,不让癌细胞蒙骗过关

免疫疗法药物和靶向药物及化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,它们不再直接针对癌细胞,而是通过解除免疫系统的限制(PD-1抑制剂)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杀灭癌细胞。

免疫细胞(T细胞)就像巡警,在身体内寻找不法分子加以消灭。但为了不让其滥用警力,身体也会给免疫细胞加上一些限制。当T细胞给细胞做安检的时候,它会像挥舞警棍一样,使用一种名为PD-1的细胞表面蛋白做测试。对方如果是良民,就会以递上身份证回应,两个蛋白质一握手,T细胞就会放过它;但如果对方没有身份证,T细胞就要消灭它。这是T细胞辨识侵略者和不法分子的机制之一。

问题是,癌细胞偷天换日,有许多也能伪造“身份证”,在T细胞检查的时候蒙骗过关。T细胞看到那些癌细胞虽然不对劲却证件完备,也只好迷惑地放过它们。

PD-1抑制剂这类抗体药,就是用能结合PD-1的抗体,事先给警棍加个罩子,让T细胞不再被癌细胞的假身份证迷惑,从而放开手对癌细胞大开杀戒。一项研究中,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使用这类药物后3年,仍有近90%的人没有复发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

[1]国家癌症中心,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质控专家委员会. 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(2022版) [J] . 中华肿瘤杂志, 2022, 44(9) : 908-912. DOI: 10.3760/cma.j.cn112152-20220707-00479.

[2]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zh-hans/diseases-conditions/melanoma/symptoms-causes/syc-20374884

[3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黑色素瘤诊疗指南(2022年版). 2022.04.11.

 

首页    资讯    “A B C D E”,你会了吗?